学界北师人

西北大学师资传承:源于北平师范等院校,学科成果溯源

西北大学师资传承:源于北平师范等院校,学科成果溯源

西北大学的师资传承颇具特色,引人遐想。这里不仅保留了北平大学的师资力量,还融合了北平师范大学和北洋工学院的精华。这种传承宛如珍贵的宝藏,对学科建设等多个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西北大学百年历史中的宝贵财富。西北大学的教师队伍构成丰富。西北大学之所以能吸引众多多元师资,并非偶然现象。西北大学的学科建设成就,很大程度上源自西北联大时期及其前身。

全文
2019年12月8日北师校友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的参会人员及议程

2019年12月8日北师校友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的参会人员及议程

2019年12月8日,北京师范大学校友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在成都实验中学举行。会议议程丰富,议题重大。与会者均为业界翘楚,情况值得仔细研究。北京师范大学高度重视校友工作。校友在此过程中能发挥独特作用,因此学校希望校友们能积极支持“双一流”建设,实现双方共同进步和共同发展。心理学部便是其中一员。陈光巨副会长提交的年度理事会报告内容详实。听完了这些有关北师大校友会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或想法吗?

全文
12月8日北师大校友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在蓉召开

12月8日北师大校友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在蓉召开

近期,12月8日,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迎来了一件盛事。在这里,北京师范大学校友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成功举行。此次会议不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且成为众多校友积极参与母校事务、推动学校发展的关键行动。众多校友代表从海内外各地前来。理事会成员和地方、行业校友组织的负责人也加入了这一行列。此外,会议在成都召开,这座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与母校的发展紧密相连。北师大校友会的会议由范文霞秘书长负责主持。

全文
大数据时代未来教育与实践探索:北京师范大学专家分享教育创新与课程变革

大数据时代未来教育与实践探索:北京师范大学专家分享教育创新与课程变革

在现今这个飞速进步的时代,教育的改革和进步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北京师范大学的校友会携手成都市的教育协会,共同举办了一场教育领域的盛会。众多专家与校长齐聚一堂,深入交流教育领域的最新议题,这场讨论会产生怎样的精彩火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余胜泉教授专注于探讨大数据时代下的教育趋势。他认为,大数据正对教育方式产生深远影响。余胜泉特别指出,大数据有助于改善教育资源的分配。

全文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校友会成立:审议架构与办法、理事名单,听取计划,校友代表畅所欲言并举办座谈会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校友会成立:审议架构与办法、理事名单,听取计划,校友代表畅所欲言并举办座谈会

近期,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及艺术与传媒学院先后成立了校友会。这对校友来说是个大喜事,同时也标志着学校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此事洋溢着喜悦、唤起回忆并寄托着希望。文学院校友会经过审议,批准了一系列关键文件。校友们对2020年的工作计划抱有极大期待。2020年,这一年对文学院来说意义非凡,正孕育着新的校友发展蓝图。同时,他们也分享了自己毕业后工作的喜怒哀乐,并积极为文学院校友事务和学院发展提出建议。

全文
张志勇谈新时代中国教育:根本任务及近年重大政策

张志勇谈新时代中国教育:根本任务及近年重大政策

我国持续努力打造一个多元且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然而,这一目标尚未达成,这一现象引人深思。一方面,师范教育正朝着开放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现有体系中存在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种矛盾现象值得我们深入关注。俄罗斯的师范教育体系有其独特性。以我国为例,尽管情况与俄罗斯存在差异,但我们可以学习其体系的连贯性。

全文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建院四十周年庆典回顾与展望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建院四十周年庆典回顾与展望

1979年9月,教育部同意后,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政治经济学系。从那时起,学院开始在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进行探索。2019年4月至11月,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依照“齐心协力,提升影响力,师生共受益,追求卓越”的宗旨,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庆祝建院四十周年的活动。黄慧群代表相关单位,白重恩代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向学院四十华诞送上祝福。11月23日午后,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校友会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会员大会。

全文
李恺在文革时期的刻苦学习:如何在动荡年代坚持中国文化研究

李恺在文革时期的刻苦学习:如何在动荡年代坚持中国文化研究

1964年,李恺,一个18岁的青年,带着满心的向往,走进了北京师范大学的中文系。那时的他,正值青春年华,对知识有着无尽的渴求。在这所学术的殿堂里,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文化的养分。书本的海洋里,他尽情地遨游,渴望在这片土地上,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光耀前程。他并非出身于工人农民,内心却涌起了一种不被重视、边缘化的苦闷。李恺成为该校首位来自中国大陆的汉语教师。在李恺老师所做出的贡献中,你认为哪一项最为关键?

全文
汪成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的成长历程及早期经历

汪成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的成长历程及早期经历

汪学长的一生,亮点纷呈。1933年7月,他降临人世。早年,他就投身于电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探索。他的学术之路和工作经历,都洋溢着鼓舞人心的力量。在北师大,他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1985年9月,汪成被分配到了国防科工委。汪成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被公认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汪成为学长的事迹是否激发了你投身事业、服务社会的热情?

全文
2025 北师人 本站仅作学习交流用途,全部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