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北师人

北师大王和左传探源出版 为商周文明探索丛书添新血

北师大王和左传探源出版 为商周文明探索丛书添新血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和的著作《左传探源》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刊印发行。《左传探源》是北师大历史学院教授晁福林主编的“商周文明探索丛书”的一册。

新书问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期推出了一部新书,作者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王和教授,书名为《左传探源》。这本书是“商周文明探索丛书”系列的一部分,该系列由北师大历史学院的晁福林教授担任主编,汇集了历史学院商周文明研究中心的集体研究成果。该系列之前已有多部作品出版,《左传探源》的加入为这个系列注入了新的生机。

作者权威

王自幼便对《左传》深入研究,八九十年代开始,他陆续发表了多篇关于《左传》的重要论文。他对《左传》的成书和史料价值进行了详尽的探讨。他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被誉为世界级的《左传》研究专家。《左传探源》这本书收录了他数十年的研究成果,可以称作是《左传》研究领域的里程碑之作。

内容剖析

此书共分为上下两篇。上半篇名为“源流探究”,主要研究《左传》中新增的预言和岁星纪事等内容,对书籍成书年代、作者身份以及编纂过程进行了详尽探讨。这部分内容叫做“内容解析”,对《左传》全书进行了细致的剖析,明确了资料的来源。每段原文之后都有相应的“解析”,并标明了不同史料的来源,阅读起来清晰易懂,理解起来方便。

学术争议

《左传》是春秋时期的历史文献,对探究春秋时期的历史有着关键作用。不过,关于它的编写年代和资料价值,学术界持有不同意见。自近代起,徐仁甫等学者做出了一些贡献,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坚信《左传》的编写时间较早,所记载的史料较为可信。在这一观点中,徐中舒、赵光贤、杨伯峻等人是典型的代表。赵光贤的《左传编纂考》在近四五十年的学术领域里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这本书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学术传承

王和是赵光贤的得意弟子,他继承了导师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有了新的突破。经过四十年的努力,他完成了《左传探源》的撰写。这一成就不仅体现了学术的持续发展和创新精神,更是北师大历史学院学术传承的杰出代表。前辈史学家的学术遗产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宝贵的营养和智慧。

方法继承

陈垣先生曾担任北师大校长,他对“史源学”极为推崇,强调史学研究需先明确资料来源。王和在著作中将其称为“探源”,专门研究《左传》的资料来源,并对其成书时期和重要性进行评价。这一研究既继承了陈垣先生的学术思想,又有新的拓展。对于研究此领域的学者来说,这本书是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可以随时查阅。

您觉得《左传探源》这本书在学术界未来能起到什么影响?欢迎大家积极留言、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