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北师人

3月28日我校‘现代文化与文化的现代性’讲座详情及于殿利观点分享

3月28日我校‘现代文化与文化的现代性’讲座详情及于殿利观点分享

3月28日夜晚,木铎楼A215室上演了一场思想文化的激烈交锋。那位知名人士的讲座历来备受瞩目,此次亦然,众多师生纷纷前来,这一现象本身就足以证明其吸引力。于殿利先生首先谈到了现代文化的源头和内涵。现代文化并非孤立存在。这一事实提醒我们,在探讨现代文化时,必须考虑到社会历史的变迁。于先生对文化现代性的特点进行了深入剖析,通过五组关系的阐述,揭示了其深远影响。你对现代文化和文化现代化的议题是否产生了兴趣?

全文
40年前高考改变中国:赵晓笛回忆高考岁月与智力超群的故事

40年前高考改变中国:赵晓笛回忆高考岁月与智力超群的故事

赵晓笛,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曾任职于中国国际商会担任秘书长。谈到高考的经历,他心中满是感慨。高考的重新实施,究竟改变了多少人的未来?让我们跟随他的回忆,深入探究其中的奥秘。1977年高考恢复,赵晓笛回忆说:“考场里人头攒动,考生们显得很紧张。”赵晓笛受限于当时的社会环境,1968年小学毕业后便加入了人民公社的劳动。读完赵晓笛分享的高考回忆,你是否对父母当年的高考经历产生了兴趣?

全文
3月22日北京师范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校友工作调研交流活动

3月22日北京师范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校友工作调研交流活动

3月22日那天下午,两位知名师范院校的校友会成员相聚一堂,进行交流。北师大的会长和副会长等一行人抵达了华东师大。他们抵达的地点是华东师大的地理馆,这里是双方交流智慧的地方。北师大的成员们的到访,带来了不同的观点和思考,期待与华东师大实现资源共享。在介绍中,他清晰地描绘了华东师大校友会的发展脉络。陈光巨对华东师大校友工作表示感谢,并给予了高度评价。这种认可将激励华东师大持续发展并推广其成果。

全文
落实十九大精神,制订学生组织建设方案发挥协同育人作用

落实十九大精神,制订学生组织建设方案发挥协同育人作用

在大学校园里,探讨如何借助党组织对学生基层组织的引领,达成教育培养的目标,这是一个核心问题。党支部、团支部以及班级,它们如同三个重要的支撑点,应当在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等方面,展现出强大的合作效能。班级作为基础单位,是政策传达至学生群体的关键环节,通过举办主题班会等活动,确保思想引领深入人心。构建协同工作模式刻不容缓。有些学校已将协同工作纳入学部工作计划,并设定了年度协同任务等。

全文
北京师范大学2018年度毕业生就业情况解读(含就业率等数据)

北京师范大学2018年度毕业生就业情况解读(含就业率等数据)

北京师范大学是一所知名学府,但它的2018年就业报告却在2019年1月20日才公布,确实发布得有些迟。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生总数达到6527人,其中包括2486名本科生,这个比例不容忽视。公费师范生普遍受到就业协议的约束,这种情况是政策导向造成的。北京师范大学的本科生中,公费师范生都依据就业协议进行就业,这一做法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教育岗位就业供给的稳定性。北师大的就业情况总体来看是挺不错的。

全文
李翀教授经济学教育与学术生涯:从中山大学到北京师范大学的卓越贡献

李翀教授经济学教育与学术生涯:从中山大学到北京师范大学的卓越贡献

李翀在经济学领域声名显赫,他的学术功底扎实,领导能力卓越,对教育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李翀的求学历程充满活力。这一系列学位的获得,为他今后在学术和教育领域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石。1981年,李翀站上了中大讲台。2000年,李翀踏入北京师范大学,开启了他在该校的新征程。李翀与众多知名学者交往密切,共同工作,学者们对他丰富的学问和优秀的人格品质给予了极高的赞誉。

全文
12月22日北京师范大学校友会理事会会议的重要议程与成果

12月22日北京师范大学校友会理事会会议的重要议程与成果

12月22日,北京师范大学校友会在昌平校区举办了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这次会议聚集了众多智慧与力量。来自海内外的校友代表和众多重要嘉宾的出席,彰显了会议的分量。这不仅是对母校的深厚情谊,更是对校友未来发展的一次深入研讨。周作宇副校长、陈光巨副会长等人的出席,为会议增色不少。周作宇阐述了学校的核心工作和取得的成就,这些都是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成果。这次会议为北师大新学年的校友工作设定了方向。

全文
2025 北师人 本站仅作学习交流用途,全部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