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北师人

北京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方福康逝世 享年83岁 系统科学学科奠基人

北京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方福康逝世 享年83岁 系统科学学科奠基人

北京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系统科学学科奠基人。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教授方福康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2月4日在京逝世,享年83岁。

学界巨星陨落

2019年2月4日,北京城内,一位学术界的璀璨明星不幸离世。方福康同志,曾任北京师范大学的党委书记、校长,以及物理学系的教授,因疾病治疗无效,在83岁的高龄离开了我们。2月8日的上午,在八宝山殡仪馆,举行了一场隆重的告别仪式,缅怀了这位毕生致力于教育和科研的杰出人物。

早年成长经历

1935年2月28日,方福康在上海降生,他的家乡在浙江定海。这座城市繁华昌盛,陪伴他度过了童年岁月,并让他开始探索世界。1956年,方福康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顺利完成学业,与北师大结下不解之缘,从此踏上了物理学研究的道路,这条路既漫长又充满荣耀。

留学海外深造

1980年,方福康踏出了人生的关键步伐,成功拿到了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博士学位。在大学里,他成为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普利高津教授的学生。这段海外求学经历,让他得以接触国际前沿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手段,这对他将来的科研成果起到了坚实的铺垫作用。

早期科研成就

早年,方福康投身于原子核理论的教学与科研。他在离子注入领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凭借对Brice能量淀积理论的贡献,1978年,他与同仁一同荣获了中国科学大会奖。紧接着,次年他又赢得了北京市科技奖。这些荣誉极大地肯定了方福康早期的科研成就,也使他开始在学术界受到关注。

引入前沿理论

北京师范毕业好找工作吗_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_北京师大毕业出路

20世纪80年代初,方福康把耗散结构理论带到了国内。那时,我国在这一科研领域还是一片空白。他有着敏锐的学术洞察力,看出了这一理论的价值。此外,他在非平衡相变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显著成就,这对推动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科建设贡献

自1985年起,方福康将更多心力倾注于系统科学领域的发展。他于北京师范大学创立了系统理论本科教育项目,并设立了系统科学博士培养点。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北师大系统科学学科从零起步,逐渐壮大。同时,他对我国系统科学学科的全面建设和进步作出了显著贡献。

请问各位觉得方福康教授在教育及科研领域有哪些显著的成就?不妨在评论区发表你们的观点。同时,也请大家为这篇纪念文章点个赞,并转发分享。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