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届优师计划毕业生360余名,即将奔赴中西部任教
全国首届优师计划毕业生360余名,即将奔赴中西部任教
今年,北京师范大学360余名“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简称“优师计划”)师范生毕业,他们也是全国首届“优师计划”毕业生,即将奔赴中西部13个省(
今年全国首次“优师计划”迎来首批毕业生,北京师范大学超过三百六十名参与该项目的师范生即将前往中西部地区从事教育工作,他们的决定和努力非常感人,也让我们看到了教育未来的曙光。
投身家乡教育
今年,北京师范大学有三百六十多名“优师计划”师范生完成学业,这些人是中国首次参与该项目的毕业生群体。比如,毕业生熊国锦来自贵州岑巩县,那个地方原先经济条件比较差,依靠读书他离开了山区,今后将在九月前往岑巩县第一中学工作。还有张然,他来自新疆,同样会回到家乡从事教育工作,他们共同的目标是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出力。
支教经历难忘
杨卿毕业后来到贵州安顺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小学任教,那段经历至今记忆犹新。他亲眼看到当地孩子对读书的强烈愿望。他决心运用自己的知识,帮助更多孩子获得优质教育。与孩子们相处的时光,更加坚定了他扎根基础教育的信念。
集体庄严宣誓
北师大首届“优师计划”的毕业生代表们,在座谈会上举行了集体宣誓,承诺要辛勤耕耘在教育事业上,为国家的强大贡献力量,并且树立远大的志向,将师范作为报效祖国的途径。他们用洪亮的声音表达了对自己所从事行业的忠诚,以及对国家未来发展的责任感,同时也体现了新时代师范生的精神状态。
协同育人模式
为了培养优秀的人民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构建了融合学术机构与学生社团、课堂教学与工作锻炼的联合培养机制。学术机构承担基础学科知识传授,学生社团侧重个人综合素质发展。每学期期间,学员们需要借助假期前往贫困地区和边疆区域进行服务与考察,通过实际工作增强教育本领。
实践基地助力
北京师范大学如今在全国范围内设置了超过一百处教学实践场所。这些场所为学生创造了诸多锻炼机会,引导他们把实习和考察中发现的情况当作学术探讨的方向,进而撰写出最终的学业报告。学生们在这些实践场所中收获了重要的教学体会,为将来从事教育工作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持续招生培养
2021年国家发起了“优师计划”,北京师范大学通过这个计划已经培养了超过两千六百名学生,这些学生来自全国二十一个省份。今年,这所学校继续在二十一个省份招收八百名“优师计划”的师范生,让他们到珠海校区去学习。招生里包含了很多专业,同时也在推行“四有”好老师启航计划,并且举办了多场招聘会,提供了许多工作机会。
这些参与“优师计划”的师范生,他们的决定令人动容,为西部和中部地区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动力,带来了积极的变化。你身边是否有那些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的教师?如果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价值,请给予点赞,也欢迎进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