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副教授校内发传单推课,B站播放量超180万粉丝近百万
北师大副教授校内发传单推课,B站播放量超180万粉丝近百万
据媒体报道,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陈志新在校内发传单,推荐自己一门叫做“社会科学概论”的课程,且传单上有网课的搜索方式和他的联系方式,让人“一度以为是校外混进来发广告的”。目前
校园里,一位大学的副教授分发课程宣传单,此举吸引了众多目光。人们不禁好奇,他为何要这样做?这其中又隐藏着怎样的用意?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团。
意外之举
北京师范大学的副教授陈志新做出了一件让人惊讶的事:他在校园里分发传单,向大家推荐他的“社会科学概论”课程。当时,学生们都以为这是校外发广告的人误闯了校园。这件事发生在最近,发生地正是北师大校园。可能大家平时很少见到大学教授如此推广自己的课程,因此这一幕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很快就在校园里传开了。
个人回应
大家露出惊讶和疑惑的表情,28日,陈志新做出了回应。他表示,由于学校教务系统中没有他的课程安排,因此不得不直接向同学们推荐。他希望能够有效地传播这门课程的知识,但常规途径无法实现,只能采取这种特殊的方式。在大学校园中,教师如此积极地直接向学生推荐课程,确实是不多见的情形。
传播成效
观察传播效果,陈老师的做法极为有效。他在B站开设的课程吸引了众多网友的注意,很多人对他的传授知识的行为表示了赞赏。这种真诚打动了大家,使得许多人纷纷对这门课程产生了兴趣。在网上,课程视频的观看次数持续攀升,评论区域也充满了好评,这些都表明公众对这种知识传播方式给予了肯定。
育人价值
陈志新一直有意愿将“社会科学概论”纳入通识课程,不过之前并未遇到合适的机会。这次课程的火爆程度令人瞩目,知识的传播和关注度显著提升。尽管有网友自嘲将视频放入收藏夹后可能不再观看,但他们仍然乐于看到这种无私的知识分享。陈志新的行为展现了师生之间的平等与真诚,这种互动氛围是当前大学师生关系中需要更多提倡的。
课堂现状
现在很多大学生都认为大学里的课程与社会实际脱节,许多课程被认为是“水课”,使得学生们在课堂上缺乏兴趣。然而,陈志新的这门严肃且枯燥的课程却受到了广泛的追捧,成为了一股清流。人们不禁要问,为何这样受欢迎的课程却未能顺利开设?是课程设置出了问题,还是教师们没有足够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这些问题值得高校深思。
深层思考
不能因为某门课程受到热捧就过分指责学校的课程规划。对于即将退休的教授来说,承担过多的教学任务和承受过多的社会关注并无益处。然而,我们应当审视高校的课程设置是否存在偏差,思考有多少课程教师有意愿教授、学生有意愿学习,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开设。我们应当建立平等、真诚的师生关系,以真诚的态度传授知识,对于高等教育,大家抱有更高的期望。
阅读完这位教师主动推荐课程的故事,你可能会思考:我国的高等院校在课程安排上应当进行哪些具体的调整?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的朋友们,请不要忘记点赞并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