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北师人

南开大学哲学系原党总支书记封毓昌教授逝世 享年88岁 沉痛悼念哲学界泰斗

南开大学哲学系原党总支书记封毓昌教授逝世 享年88岁 沉痛悼念哲学界泰斗

2022年7月7日夜间,南开大哲学学院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南开大学哲学系原党总支书记、博士生指导教师封毓昌教授于2022年7月1日5时40分因病在天津逝世,享年88岁。

北京市师范生毕业怎么分配_北京师大毕业出路_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

封毓昌教授辞世

2022年7月1日凌晨5点40分,天津市,南开大学哲学系原党总支书记、博导封毓昌教授不幸因病离世,享年88岁。他的逝世,令南开哲学界及全国哲学界痛感哀伤。封教授一生献身于哲学研究。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_北京师大毕业出路_北京市师范生毕业怎么分配

1956年,封毓昌踏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的门槛。1961年,学成归来的他,毅然投身南开大学哲学系的教学岗位。自此,他与南开哲学系紧密相连。从助教做起,他一步步晋升为教授和博导,亲身见证并推动了南开大学哲学学科的蓬勃发展。

学术任职经历

封毓昌教授在学术界担任过多个重要角色。他担任过南开大学哲学系哲学原理教研室的领导,还曾是哲学系党总支的负责人。在国家层面的学术组织中,他曾是全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的理事,以及全国认识论研究会的理事。在天津市哲学学会,他同时担任了常务理事和哲学原理研究会的会长。这些职位背后,体现了他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

北京师大毕业出路_北京市师范生毕业怎么分配_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

众多职位并未让他深陷日常杂事。他始终站在学术前沿,与同行积极交流合作。这样,他不断提升了南开大学哲学系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地位,促进了哲学领域的跨界融合与创新进步。

教学研究方向

封毓昌教授长期投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和研究。他善于把复杂的哲学知识简化,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在研究认识论时,他提出应把人和认识对象看作持续进步的过程,把实践看作是人们成长和生存的路径,并教导学生从变化中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思维辩证法的研讨过程中,他始终秉持着历史发展的连贯性与思维分析的细致性相结合的原则,帮助学生构建起一套全面而系统的思维体系。他的教学和研究风格,为南开大学哲学系培育出了一种独树一帜的学术风格。

学术成果荣誉

北京师大毕业出路_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_北京市师范生毕业怎么分配

他的作品《辩证逻辑——认识史的总结》以及论文《论对立统一规律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依赖》等,在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中分别获得了二、三等奖。这些荣誉不仅彰显了他个人的学术成就,也为南开大学哲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他的每一项成就都反映出他对哲学理论的深入领悟,给后世的学者们带来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这些学术上的成就不仅证明了他哲学界的权威地位,也对推动中国哲学研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教育理念风范

封毓昌教授对党的教育事业充满忠诚,他深信教师最大的喜悦是看到学生超越自己。在教育教学的岗位上,他治学严谨,勤奋好学,为人正直。他的教育理念和作风对周围的师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他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了典范。他指导了30多位硕士和博士。如今,这些学子在各行各业中成为支柱,这一切成就都源于他细致入微的教诲和自身示范。

黎虎先生惜别

北京师大毕业出路_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_北京市师范生毕业怎么分配

2022年7月6日,下午4点40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黎虎教授因病离世,享年86岁。黎虎教授著作颇丰,致力于教学与学术研究,享誉全球,被众多学者尊称为史学巨匠。他的离世,对整个史学界而言,无疑造成了巨大的遗憾。

自1984年魏晋南北朝史学会成立,黎虎先生便投身于学会的各项活动。他先后担任理事、顾问、秘书长、副会长等要职。在学会的发展历程中,黎虎先生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使学会在史学界占据了重要地位。

这两位先生的研究方向不尽相同,但他们都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学术和教育事业。他们的离去让人感到惋惜,然而,他们的学术贡献和伟大精神必将永存。你身边是否也有这样受人尊敬的学者?

北京师大毕业出路_北京市师范生毕业怎么分配_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