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北师人

2025年新高考选科趋势:临近高考,多地选科组合悄然回归传统文理模式

2025年新高考选科趋势:临近高考,多地选科组合悄然回归传统文理模式

2025年新高考选科趋势深度观察2025年4月25日随着2025年高考临近,全国29个省份已全面实施“3 1 2”新高考模式。尽管改革初衷是打破传统文理分科,但多地实践显示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评定_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_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现象初现

新高考改革原本打算打破文理分科的状况,然而现实和设想总有差别。以浙江省景宁中学为例,近些年“物化 X”组合选考的人数不断增加,文科组合中选考的基础薄弱学生占比升高,呈现出“正梯形”分布。江苏省也是如此,2021年有15.5万人选择物生地组合,不过由于“物化绑定”政策,到2022年这个组合基本就不存在了。

政策引导

2021年教育部发布了相关指引。超过90%的理工农医类专业都要求“物理 化学”必选。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招生专家孟凡周称,选物理的考生能覆盖90%的本科计划。选历史的学生专业选择范围大幅缩小。这种政策导向下,学生为有更多更好专业选择,只能倾向于选物理和化学。

考生功利选择

在“3 1 2”模式里,再选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学生们为拿更高分,开始琢磨选学习难度低的科目。或者选竞争压力小的科目。部分普通高中师资不够,这也促使学生选主流组合。像辽宁省一所普通中学的校长,建议学生避开和重点高中竞争激烈的化学、物理。去选政治、地理等冷门科目。目的是提升赋分优势。

无奈放弃兴趣

虽说“物化双选”能扩大专业选择权。但有些学生对化学心生畏惧。广东高二学生吴佳原本打算选“物生地”。无奈化学难度太高。只好转向“史生地”。如此便只能报考文科类专业了。对他们而言。只能舍弃对理科的兴趣。转而选择文科。

资源压力因素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有数据表明,第三批改革省份教师缺口率高达百分之二十一至百分之五十。部分学校为减轻管理压力,直接按主流组合编班。在“3 1 2”模式里,历史科目虽与物理并列,但其选考人数大幅减少。河南某高中一位历史老师称,一些历史老师因选科人数不够,只能转岗,甚至去图书馆工作。

未来选择建议

要是目标是理工科专业,那么先选“物理、化学 X”这种组合肯定没问题。要是更倾向人文社科专业,那就结合学校资源优势,选择“历史、政治、地理”或者“历史、生物、政治”。有部分考生选择冷门组合,目的是避开竞争。然而在赋分制的情况下,还是得跟同科目的群体比排名,所以提升自身实力才是关键所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副教授王新凤提出,新高考改革需要在“学生选择权”“国家需求”“教育资源均衡”这几个方面找到平衡。未来,“双一流”高校会扩大理工科的招生名额。同时,AI阅卷以及电子监控技术会得到普及。如此一来,高考会更加注重“科学选才”,也会更注重“公平竞争”。

大家都在想,未来新高考选科要怎么做。才能真正做到公平。才能有多元的选择。不妨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也别忘记点赞。还要分享这篇文章。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