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的教育背景与工作经历全解析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的教育背景与工作经历全解析
李蓓蕾,北京师范大学讲师,硕士生导师,组织机构:教育心理与学校咨询研究所。
这位老师在北师大深耕多年,学术和教学上均有卓越成就,他的精彩经历即将为您揭晓。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究。
学习之路
从2004年到2007年,他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深造,攻读博士学位。在这所学术气息浓厚的学府,他潜心研究。在此之前,1999年至2002年,他已在北师大心理学院发展心理研究所完成了硕士学业,逐步开始了心理学领域的探索之旅。
求学期间,他全身心投入在知识的海洋中。课堂上,他专注地听老师讲解;图书馆里,他翻阅了众多专业书籍和资料。与同学们热烈探讨学术问题,他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科研技能。
教学起步
2002年至2004年间,他任职于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科学与学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担任研究助理。这段经历让他接触到了前沿的研究项目,为他的教学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紧接着,2007年至2009年,他在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研究院担任讲师,正式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
刚开始教书,他满怀热情。他用心准备课程,渴望将自己所知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们。他踊跃参与教学培训,努力改进教学手段,力求提升教学质量。他尽力让每一节课都变得生动有趣,充满成效。
教学提升
自2009年8月起,他一直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心理与学校咨询研究所的讲师。在这期间,他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他更加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培养。他开设的《发展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等课程,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他擅长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多样化教学方法。他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关注他们的学习状况和心理感受。他致力于为学生打造理想的学习氛围,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和进步。
学术任职
他曾在多个学术团体中担任重要职务。2019年至2024年,他担任了中国教育学会学校心理学分会的理事及副秘书长。此外,2011年至2015年,他还担任了中国教育学会脑科学与教育研究分会的理事。
担任这些职位,他得以频繁参与学术交流和协作。通过接触最新的学术信息和研究成果,他为自己的教学与科研注入了新的生机,同时也在助力相关领域的进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获奖风采
他在教学领域收获颇丰。2015年,他荣获北京师范大学第五届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比赛多媒体课件组优秀奖。2017年,他被评选为深度辅导领域的先进个人。2019年,他获得了教育学部优秀教师的荣誉。
这些奖项充分体现了他教学工作的卓越成就。这激励他不断进步,力求教学上的卓越。他通过实际行动展示了个人价值,赢得了学生们的尊敬,成为了他们心目中的良师益友。
科研成果
他在科研领域担任多项关键课题的主导和参与者。例如,他是北京市十一学校学生韧性及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研究课题的负责人。此外,他还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多项研究,在这些研究中,他积极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他率领团队进行了深入的探究,面对众多挑战,一一克服。在数据搜集、结果分析等各个环节,他都细致入微地把握。在多个学术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教育的进步贡献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在教育科研领域,你认为最难以突破的难题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同时请不要忘记点赞和转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