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珠海校区:广东省珠海市公办高校的历史沿革与办学特色
北师大珠海校区:广东省珠海市公办高校的历史沿革与办学特色
中国广东省珠海市境内公办高校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01历史沿革校园文化地理位置办学条件学术研究目录03050204基本信息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Beijing Normal Unive
协议签署
2017年8月,这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时间点。当时,广东、珠海和北京师范大学达成一致,决定共同签订一份协议,即《共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协议》。三方携手努力,加快了校区建设的步伐。这次合作汇集了多方面的资源,比如省级政策的扶持、地方资源的合理分配,还有高校学术的指导,这些都为校区未来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协议签订后,三方都怀有共同愿景。他们期望利用北师大的优质教育资源,提高珠海的教育质量,进而促进地区的发展。基于这种合作关系,校区的规划与建设得以顺利进行。在协议的指导下,三方各自发挥长处,逐步描绘出校区发展的美好蓝图。
教育部批复
2019年4月9日是个重要日子。那天,教育部发布了文件,批准了北京师范大学在珠海建立校区。这个文件的出台,标志着北师大珠海校区的建设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并且得到了有力的支持。
教育部的答复对校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这为校区带来了更多的资源与支持,同时在招生和师资引进等领域拓展了新的广阔天地。因此,北师大对珠海校区的建设更加充满信心,各类投资和资源源源不断,校区的发展速度明显提升。
办学条件
截至2021年11月,珠海校区设施完备。这里不仅有丝绸之路学院、未来教育学院、文理学院等多个学院,还有乐育书院、会同书院等书院。校区采用“学院与书院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展现了创新思维。
学院着重于教授专业知识,旨在让学生对其专业领域进行深入研究。而书院则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尽力为学生营造优越的生活环境,并举办多样的课外活动以及给予人文关怀。这种教育方式,即所谓的协同培养,对学生全面发展大有裨益,将学术与生活教育紧密融合,为学生搭建了多元化的成长舞台。
学科建设
校区发展关键在于学科建设。珠海校区致力于达到国际一流水准,依托北京师范大学的11个“双一流”学科以及14个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获得A类评价的学科,着重在六个学科领域进行规划和布局。
这六大学科领域包括教师教育、教育研究以及我国文化艺术等。它们不仅与时代同步前进,更彰显了北师大的学科特色。已建立的乡长学院及与广东省教育厅合作的多家机构,在推动基础教育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充分体现了校区学科建设的实际效用和对社会责任的积极履行。
社会服务
北师大珠海校区在社会服务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该校设立的乡长学院,为乡村干部搭建了学习和交流的桥梁,有力推动了乡村人才的培养。在广东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师范大学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和广东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成功建立,这对提高当地基础教育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措施成功将高校的教育资源与实际需求紧密相连,给基础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落实。借助这些社会服务项目,校区不仅实现了自我价值,同时也为区域的社会发展贡献了显著力量。
国际交流
珠海校区在国际交流领域表现活跃。校区通过联合培养和交流交换等多种途径,汇聚了国内外优质资源,致力于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卓越创新人才。校园内浓厚的多元文化氛围和国际化环境,显著提升了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技能,并拓宽了他们的国际视野。
校区举办了金砖国家文学论坛、中白合作论坛等多个高规格的国际会议和论坛,此举极大地增强了校区的国际知名度。由此可窥见,校区正朝着打造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教、研究和创新基地的目标稳步前进。
北师大的象征和校训是其独有的标志。启功校友提出了“学为师表,行为世范”的理念。这八个字全面展示了师范院校的教育宗旨,既明确了教师的职责,也寄托了对学生成长的期望。关于北师大珠海校区未来的发展,大家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同时,希望大家能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