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北师人

百廿师大校庆开展校友生涯访谈,看李一飞如何扎根基层发光发热

百廿师大校庆开展校友生涯访谈,看李一飞如何扎根基层发光发热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这位教育学博士原本可以在繁华的大都市过上舒适的生活,然而他却毅然决然投身于基层工作。他为何会做出这样的抉择?他真的不感到懊悔吗?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李一飞在基层的感人故事。

李一飞基层工作经历_北京师范大学校友_北京师范大学120周年校庆校友访谈

投身基层的抉择

北京师范大学校友_北京师范大学120周年校庆校友访谈_李一飞基层工作经历

李一飞拥有教育学博士学位,在毕业之际,他本有机会留在大都市,但他却坚定地选择了前往基层。这种选择源于他在求学期间参与过的实践活动,给了他与众不同的见解。他回忆起在师范大学学习时,同学们大多专注于理论思考,而他则通过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些经历推动他作出了扎根基层的决定,因为他认为那里才是他实现个人价值的所在。

基层工作的成就感

在谈论他在基层的工作经历时,李一飞提到这份工作能够引起多方面的变化。这或许会改换种植的作物,或许能转变周围人的看法,甚至可能影响一个村庄、一个小组村民的共识。目睹客观世界因自己的工作而发生变化,他心中涌起了满满的成就感。他提醒那些大学生,不要过于追求遥不可及的目标,先从关注具体的人和事做起,哪怕只是改变了一小部分,也是值得骄傲的成就。

知识与工作的适配

李一飞提到,在基层,许多工作可能并不要求具备博士级别的专业知识。然而,他着重指出,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他们所接受的通识教育及其相关知识和能力,却是至关重要的。在北京求学期间,接触的事物更为丰富,这要求他们拥有更宽广的视野。在工作中,他们应当展现出与众不同的个人魅力,让他人看到自己的独特优势。

新领域的挑战与心态

李一飞在求学过程中专注于教育领域,然而当他真正踏入政治工作这一全新的领域时,困难接连不断。在他的家庭中,没有人从事与政府相关的工作,他对政府体系的了解主要来源于他人的讲述。面对他人的玩笑和好奇,他保持着平和的心态,向他们解释道,博士也只是普通人,他来到村里是为了和大家共同把工作做好。

北京师范大学120周年校庆校友访谈_北京师范大学校友_李一飞基层工作经历

基层工作的优势

李一飞充分证明了选调生和高校生投身基层工作的诸多益处。他们拥有一定的资源,例如能够邀请到顶尖的专家来乡村。他勉励大学生,既然有平台供他们施展,就应勇于担当,为基层贡献更多力量。

公务员工作的经验

当被问及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公务员时,李一飞根据自己的丰富经验谈了一些看法。他告诫那些有志于从事公务员职业的大学生,需要做好政治能力的准备,并具备一定的政治思考能力。在他看来,政治能力建设、法治精神的培育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公务员从合格走向优秀的三大关键因素。此外,他对师大的学生们抱有厚望,希望他们在学术领域打下坚实基础,勇于提问,拓宽思维。

大家是否敢于像李一飞那样,毕业后选择投身于基层岗位?你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同时别忘了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

北京师范大学120周年校庆校友访谈_李一飞基层工作经历_北京师范大学校友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