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北师人

杜霞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教学工作及科研项目介绍

杜霞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教学工作及科研项目介绍

杜霞,女,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语言教育 艺术与传媒教育。

卓越教育背景

1995年9月至1998年6月,我在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完成了硕士研究生学业。那里的学术氛围十分浓厚,使我得以在文学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接着,2002年9月至2005年6月,我进入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以博士研究生的身份继续深造。在这期间,我深入学术研究,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_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年薪_北京市师范大学教授

扎实的教育基础犹如大厦的基石,北京师范大学汇聚了众多学者,资源充沛,他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对文学的理解更为深入,这为他在学术研究和教学领域的未来成就奠定了基础。

丰富工作履历

1998年7月至2007年12月,他在河北社科院文学所工作,身兼副研究员和现当代文学研究室主任两职。此期间,他全身心投入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此外,从2005年7月至2007年12月,他还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

自2007年起,他踏上了教育之路,起初在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研究院担任教职,自2009年6月份开始,他一直效力于北师大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担任教师一职。多样的工作背景,不仅让他拥有了丰厚的学术研究经验,也让他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实践。

多样教学工作

他承担了课程与教学设计这一课程的教学任务,这门课程是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阶段的专业必修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他特别重视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创造性思维。

他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讨如何打造既科学又高效的课程体系。他鼓励学生们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投身于讨论之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在他的悉心指导下,众多学生在课程设计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重要科研项目

我参与了北京市教委主导的“农村基础教育现代化实验区”计划下的“密云县小学音乐欣赏环境创设”子项目。该计划的目标是提升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条件,以便让更多的农村孩子有机会接触到高品质的音乐教育。

参与了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特别是针对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实验研究;同时,也投身于北京市科委主持的多媒体汉语学习与教学软件的研发工作,以及应用模式的探索;此外,还参与了台塑集团支持明德小学的教育质量提升,尤其是小学英语能力的增强项目。这些项目均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丰硕学术成果

在著作领域,他于2006年通过河北人民出版社推出了《翻身道情:解放区小说主题叙事研究》,而2024年,他的作品《好老师家书:中华经典涵养师德新探索》则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两部作品分别反映了他不同时期的研究兴趣和取得的学术成就。

在学术论文领域,他的作品散见于《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学》以及《中国电化教育》等众多核心期刊,内容涵盖教育设计、教师成长、电影分析、文学历史研究等多个方面,全面展现了其深厚的学术功底。

持续的价值贡献

他的教育经历、职业生涯、教学实践、科研活动以及学术产出,对教育事业持续提供了宝贵价值。在教学领域,他培育了众多杰出人才;在科研领域,他促进了与教育相关学科的进步。

凭借扎实的学术基础和充沛的实践经历,他持续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带来新的生机。他的成就不仅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而且能激发更多人在教育和学术领域不懈努力。

大家对哪些研究项目认为能对教育事业产生更持久的推动作用有何看法?若您觉得这篇介绍内容有益,不妨点赞并转发。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