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于北大获博士学位的学者:基督教文学等研究成果颇丰
毕业于北大获博士学位的学者:基督教文学等研究成果颇丰
张欣,女,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专业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教育背景
这位学者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所毕业,取得了博士学位。他能够在北大攻读这个专业并获得博士学位,这充分显示出他的学术能力和知识储备。北大是国内顶尖的学府,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所的教学科研水平非常高,他在这里深造,为自己后续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2到2013年期间,其成为美国大学宗教系的访问学者,在国外高校学习交流,能接触到国外先进的研究理念与方法,拓宽学术视野,为学术研究注入新活力,这对其在基督教文学等领域的研究帮助极大。
研究方向
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基督教文学、女性文学、英美小说以及比较诗学上,基督教文学研究在国内相对比较专业且细分,这需要有深厚的宗教知识积累和文学知识积累,对于女性文学的研究,是紧跟时代脚步的,关注女性在文学作品里的地位以及表达。
钻研英美小说,钻研比较诗学,有助于打通不同文学体裁下的研究,也有助于打通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交流里,这些研究方向利于和其他学者交流合作,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研究体系,还能为文学研究贡献新成果。
2014年成果
2014年,该学者发表了多篇文章,其中一篇名为《想象的力量——兼评》的文章,刊登在了《基督教文化学刊》上。这篇文章是该学者在基督教文学方向的研究成果。《基督教文化学刊》是相关领域的权威刊物。能在这个刊物上发表文章,说明该学者的研究得到了业内的认可。
《伊夫琳·沃与欧洲的文化乡愁》在《文化与诗学》上发表,对伊夫琳·沃作品以及欧洲文化乡愁展开探讨,这反映出学者在英美小说方面的思考,也体现出学者在文化研究方面的思考,还展现了学者挖掘文学作品背后文化内涵的能力。
2013年,他参与编写了教育部组编的教材《外国文学史》(西方卷),他执笔的部分是弥尔顿与简·奥斯丁。这说明他在外国文学教材编写中起到了作用,他所负责的两位作家都是西方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与此同时,《唯美主义者的天主教想象》发表在了《神学美学》上,这进一步展现了他在基督教文学与美学交叉领域的研究成果。
2012 年收获很多成果,《正统的新声——评切斯特顿》在《读书》上发表,《读书》的读者数量众多,能在这本刊物发表文章意味着其研究有一定的面向大众传播的价值,《羔羊基督——中的耶稣形象》等文章,从不同方面围绕基督教文学开展研究。此外,其还担任《新世纪中国文学国外译介与研究文情报告·北美卷》(2001 - 2003)的编委,通过这一身份为中国文学的海外研究贡献了力量 。
早期成果与项目
早期成果相当突出,在2002年到2009年期间,发表了许多论文和译文,还参与编写了多部教材,比如在2006年参与译著了《现代西方文学观念简史》。在科研项目方面,2011年,他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项目名称是“英国基督教浪漫主义的文学理论与实践”。2010年,他获得了教育部青年项目,项目名称为“20世纪英国天主教小说研究”。2012年,他有校级教改项目,项目是“外国女性文学”。由此可见,他的学术研究具有持续性和全面性。
大家会思考,学者在这些学术研究方向里,到底哪个更具发展潜力?要是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那就不妨点个赞,再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