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北师人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梁树的教育背景与工作经历全解析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梁树的教育背景与工作经历全解析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5年1月职称:教授研究所:党建研究所E-mail:liangshuhome@sina.com教育背景1996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_师范毕业大学北京落户政策_北京师范毕业好找工作吗

重要著作概览

中共党史研究领域内,诸多作品产生了显著影响。2007年,安徽人民出版社发行了《邓小平与中共历史学》一书,深入分析了邓小平与中共历史学之间的密切联系。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又推出了《中共高校党建史(1921-1949)》,对早期高校党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回顾。自那时起,陆续有更多有价值的著作问世。

2014年,青岛出版社发行了《中国共产党思想通史》的第3卷(合作版),此举对党史思想研究起到了促进作用。同年,人民出版社推出了《中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史论》,光明出版社亦出版了《中国高校党的建设报告(2011-2015)》,这两部著作均助力了高校党建研究的进步。

学术论文亮点

中共党史研究因学术论文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充实。《当代中国史研究》杂志在2006年第四期中发表了《大学校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详细讨论了校史研究的重要方面。此外,《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在2012年第一期上刊载了《“五四”精英与近代中国政党政治》,对“五四”时期杰出人士与政党政治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2012年,《马克思主义研究》杂志的第二期上,有一篇名为《高等学校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普及——以北大、上大和广工为例》的文章,它对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情况进行了深入探讨。到了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的第四期,又刊载了《“新中国”观念的生成与国家形象初步构建》这篇文章,其中对“新中国”观念的形成过程做了细致的解析。

研究主题深度

中共党史研究领域内,诸多关键议题备受瞩目。以《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刊发的《中国共产党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历史审视》一文为例,该文详尽回顾了党在对抗“历史虚无主义”过程中的发展脉络,其重要性显而易见。重新阅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第6期发表的文章,题目是《共产党“领导核心”问题之由来与实质》,文章对这一问题的起源和深层含义进行了详尽探讨。

2018年,《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第四期刊登了《讲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故事》,文中对党史的讲述方法进行了详尽分析。到了2020年,该杂志第二期又推出了《中共党史资料的解读方法》,这篇文章主要阐述了资料解读的技巧,旨在为研究者们提供指导。

研究方法探讨

中共党史的研究方法引起了广泛关注。2018年,《党史研究与教学》杂志的第二期中,有一篇名为《中共党史研究中的“选题”问题》的文章,对选题的关键环节进行了深入分析。紧接着,2019年,《党史研究与教学》杂志的第一期又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共党史研究中的“学术训练”问题》的文章,突出了学术训练的必要性。

2020年,《党史研究与教学》杂志的第二期文章,对“立论”这一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阐述了相关的研究途径。2021年伊始,该杂志在第一期中,则将焦点转向了“史料”这一议题,强调了史料在党史研究中的核心地位。

基金项目支撑

众多基金助力党史研究不断深化。国家社科基金对“1949至1978年我党高校党建史”和“1921至1949年我党高校建设史”提供了资金支持。教育部同样支持了这两个项目,包括“1921至1949年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历史与经验研究”和“1949至1976年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历史与经验研究”。这些研究使党史研究更加深入。

这些研究主要探讨高校党建的历史和经验,对各个阶段的发展轨迹进行了整理,为高校党建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借鉴,促进了党史研究在高校领域的进一步深化。

研究成果荣誉

2019年,北京市颁发了第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这一举措是对党史研究工作的认可。该奖项激发了众多人的研究热情,促进了中共党史研究的发展,同时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众多书籍、论文、资助项目与奖项,共同描绘了中共党史研究的辉煌画卷,展现了学者们对党史研究的浓厚兴趣和全力以赴。这些学术成就对于深刻领悟和继承党的历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您是否对某些党史研究的著作情有独钟?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