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学术背景与主持项目全解析:从吉林大学到国家社科基金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学术背景与主持项目全解析:从吉林大学到国家社科基金
基本情况: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教授。2005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复旦博后研究
2008年到2010年,我在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那里学术气息浓厚,让我有机会与众多学术泰斗交流学习。在这里,我接触到了先进的研究方法和丰富的学术资料,这些都为我的后续学术成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入职中大任教
2010年7月,我因“百人计划”被吸纳至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从此开始了在中山大学的教学之旅。在中山大学,我不仅负责教学,还积极参与科研。同事们学术造诣深厚,大家经常交流探讨,这为我持续进行学术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环境。
博士后基金项目
第45批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对“从地理学角度研究先秦时期的封国”的项目给予了批准。这个项目引入了新的研究视角,将地理学的手段融入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掌握先秦封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对于推进先秦封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学术著作出版
2022年,我的书《徙封:西周封国政治地理的结构——过程》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我还担任了《南岭历史地理研究》多辑的主编,从第一辑到第四辑,它们分别在各自的年份与读者见面。此外,我还与他人共同主编了《湖南江永碑刻集初编》,这些工作对历史地理研究领域有所贡献。
期刊论文发表
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的学术文章,比如《义阳三关在两周时期的地理位置演变与东畿的开发》一文,刊登在2019年第六期的《中山大学学报》上,并且该文还于2020年第二期的《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中得到了转载。这些研究文章集中探讨了先秦时期的历史地理问题,每篇论文都经过深入探究,为学术界带来了新的见解和发现。
学术价值与影响
这些学术成就意义重大,促进了先秦时期历史地理学的进步。其中若干观点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引用。这些成就不仅扩充了历史地理学的研究领域,还为其他学者提供了研究的借鉴,同时也期待能够激发更多人对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兴趣。
你对哪个年代的历史与地理研究最为热衷?期待你的评论、点赞以及文章的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