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北师人

如何正确教育孩子?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边玉芳教你培养健康成长的秘诀

如何正确教育孩子?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边玉芳教你培养健康成长的秘诀

现今,众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仅限于学业。《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指出,四年级和八年级的学生普遍认为,家长最关心的是他们的学习状况、身体健康以及人身安全。这种对成绩的高期望在众多家庭中普遍存在。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们面临着极大的压力。但根据《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的指出,一些家长常常忽视认真倾听孩子的完整表述,也从不接受孩子持有不同的看法。

北师大教育教授_北京师范大学教授_北京师范大学老教授协会

教育现状之痛

现今,众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仅限于学业。《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指出,四年级和八年级的学生普遍认为,家长最关心的是他们的学习状况、身体健康以及人身安全。在四年级学生中,有45.9%的人觉得家长希望他们能名列前茅;而在八年级学生中,这一比例是42.7%。这种对成绩的高期望在众多家庭中普遍存在。

北师大教育教授_北京师范大学老教授协会_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们面临着极大的压力。他们的日常几乎全被学习填满,几乎没有空闲时间做其他活动。家长们只关注孩子的成绩,对孩子的其他需求视而不见,这使孩子的成长空间变得狭小,不利于他们全面成长。

成长需求多元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他们有着多样的需求。他们渴望探寻生命的意义,理解存在的价值。就像孩子们与同龄人互动,在集体中寻求认同和友情,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极为关键。此外,他们还需在多个领域展现自己的能力,比如参与兴趣小组、投身公益活动等,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性,各自拥有不同的才能和特质。若仅凭成绩来评判他们,可能会让众多孩子过早地认定自己为“失败者”,这不利于他们自信和自尊心的培养,进而可能阻碍他们的未来发展。

正常成长重要

让孩子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比仅仅成为学习上的佼佼者更为关键。孩子若能具备基本的生活感知力、情绪管理和面对挫折的韧性,将更有利于他们融入社会。以面对困难为例,那些具备较强抗挫折力的孩子往往能积极应对挑战。

北京师范大学老教授协会_北京师范大学教授_北师大教育教授

孩子若只重视学业,缺少这些必备技能,踏入社会后很可能会遇到不少困难。过分看重成绩,而忽略了孩子其他能力的培养,结果可能会造就一批高分却能力不足的孩子。

家庭环境作用

有些家庭因为种种原因,孩子们难以体验到普通家庭的生活。比如,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缺少了必要的陪伴和爱护。在离异家庭中,那些父母忙碌无暇照顾的孩子,同样遭遇着情感上的缺失。

家长与孩子即便日日相伴,若缺少优质的亲子交流,依旧无法满足孩子成长的需求。家庭日常的互动中,价值观得以传承;孩子通过日常对话,学会遵守规则和做人的道理。

尊重孩子个体

孩子自出生起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根据《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的指出,一些家长常常忽视认真倾听孩子的完整表述,也从不接受孩子持有不同的看法。这种行为,即不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做法,在现实中颇为普遍。

正确对待孩子是尊重他们的前提。应当鼓励孩子自我探索,并允许他们犯错误。小发明家们在不断尝试中犯错,最终实现成功,家长应当给予他们支持和激励。

正确教育引领

家长们需审视自身的育儿观念,思考期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不能仅仅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而应全方位关注他们的成长。例如,应鼓励孩子参与各种兴趣活动,提升他们在艺术、体育等领域的才能。

育儿是一项漫长的工作,家长要用恰当的方式去指导。他们既要关注孩子的学业,还要全面提高孩子的能力。在充满关爱的氛围中,孩子能逐渐成为性格健全、乐观进取的人。

在教育孩子时,你更重视他们的成绩还是全面能力的发展?期待你的看法,若觉得文章有益,不妨点赞并转发!

更多内容